SONY 65" 液晶電視 KD-65X8500C。
主訴症狀:畫面上出現十元硬幣般大小的光球。而且還會越來越多。
剛開始時,只有一顆光球,但是隨著狀況越來越惡化,光球就會一顆接一顆的長出來,而且排列得很整齊。
簡單來說,這只是燈箱裡 LED 上頭的光罩掉下來了。
往好處想,至少不是面板掛了,這表示修復的機會很大。
電視背面的銘板與型號:
打開電視後蓋,可以看到全機的架構:
主板,又稱為「驅動板」
機身後方的各式信號輸入埠:
核心處理晶片與周邊電路:
邏輯板:
電源板,負責供應全機所需的各種電力
AC 電源輸入端:
升壓恆流輸出電路,負責驅動燈箱中的 LED 背光元件。
面板是友達大陸廠出的 T650QVF06 面板:
進一步打開燈箱,將面板和擴散片小心移開,便可看到燈箱裡的背光元件。
拉近可以看到一顆顆排列整齊的 LED 與光罩。
在這裡可以清楚看到離家出走的光罩,和故障畫面上的光球位置剛好吻合。
試著將燈箱點亮來看看。
同樣都會發光,但是因為少了光罩的折射效果,原本應當往側面擴散開來的光線,變成一整束直直地往前打在屏幕上,就成了你所看到的光球了。
修復方式很單純,將掉落的光罩逐一黏回去,就可以了。
至於那些還沒掉下來的光罩,其實也都已經是搖搖欲墜了,所以也趁這機會重新補強,免得以後陸陸續續又跟著掉下來。
完成之後,排列整齊的 LED與光罩,點亮測試。
在光罩全部就定位,膠水固化之前,可以先將擴散片暫時放置回去,再次點亮燈箱的點亮測試。這是為了確保光罩沒有黏歪了。如果有偏移,當下就可以看出明顯不均勻的光圈甚至亮塊。
確認所有燈照都有正確定位,就可以放心固化膠水了。
將機體重新組裝回去,光球消失了,影像也恢復正常了。
完修畫面:
完修後連續開機測試 24 小時,確認功能、影像正常。便可通知客人帶回了。
維修編號:BM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