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G 55" 3D 液晶電視 55LF6500。
主訴症狀:這台電視目前為止有兩種主要可能發生的問題。第一種是畫面上出現一顆顆如乒乓球般大小,排列列整齊的光球, 而且會越來越多。
以上圖而言,畫面中央偏右有一顆約 10 元硬幣大小的光球。剛開始只有一顆,幾天後變成2顆、3顆....一直增加下去 。
第二種問題,則是看到一半畫面整個暗掉,只有聲音沒有影像。
這台液晶電視是屬於直下式背光,搬動的時候,就可以感覺到燈箱內「咕嚕!咕嚕!」地有東西滾來滾去。判斷應該是燈箱裡的 LED 有發生光罩脫落,以致於光線擴散不開,直射在屏幕上,才會有如此排列整齊的光球存在。
往好處想,至少不是面板掛了,這表示修復的機會很大。
接下來先對全機做個通盤的瀏覽。
電視背面的銘板與型號:
打開電視後蓋,可以看到全機的架構:
主板,又稱為「驅動板」:
核心處理晶片與周邊電路
邏輯板整合在主機板裡頭,LVDS 軟排線直接導入至刀板。
電源板,負責供應全機各部位所需的工作電壓
升壓恆流電路,負責驅動燈箱中的 LED 發光模組
AC 電源輸入端
面板型號為 LC550DUH,大陸製:
電源插座,有別於以往常見的電腦電源線、歐洲線,是俗稱的「米老鼠線」。
進一步打開燈箱,將面板和擴散片小心移開,便可看到燈箱裡的背光元件。
正常狀況之下,每一顆 LED 上頭都會有一顆對應的壓克力燈罩,用以將光線導向側面。而上圖中可以看到,有顆光照已經脫落了,這位置和原本的故障畫面果然吻合。
我們拿它們發光的樣子來做個比較,因為少了燈罩的全反射效果,原本應當往側面折射出去的光線,就變成直直地往前打在屏幕上了。這也就是我們在螢幕上看到一顆顆光球的緣故了。
如果 LED 的健康狀況還算好的話,那麼只要將掉落的燈罩逐一黏回去就可以了。
至於那些還沒掉下來的燈罩,其實也都已經是搖搖欲墜了,所以也趁這機會重新補強,免得以後陸陸續續又跟著掉下來。
由於這台電視出廠已經很多年了,有些 LED 已經有明顯的劣化。乾脆趁這次機會,將燈條全部更新。
移除反射膜,可以看到燈箱底部的燈條:
燈箱中有 5 支水平排列的燈條,每支燈條上有 11 顆 LED。
準備好全新的燈條:
新型燈條為鋁合金材質(下),相較於原先的玻纖材質燈條(上),散熱效果更為優異,因此理當也更為耐用。
將燈條全部更新之後,背光重新點亮,確認每一顆 LED 都點亮無誤。
將燈箱與機體重組回去,背光恢復了,影像也正常了。
完修畫面:
維修編號:BL47
note:
The shape of the new stripe's lens is not precise enough, so it will produce slight aperture and uneven brightness.
If the old stripe is good enought , do not chang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