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Panasonic 32" 國際牌液晶電視 TC-37VPK。

主訴症狀:聲音、各部分動作都正常,唯獨畫面出現白化或是類似油畫、鬼影的現象。

IMG_4378.jpg

IMG_4379.jpg

所謂的「油畫」現象,指得是畫面中一些原本應當自然漸變的色彩,變成了對比鮮明的層次,讓人聯想到油畫的視覺效果,所以才有這個名字。

這次維修的主角

IMG_4380.jpg

電視背面的銘板與型號:

IMG_4381.jpg

如果維修人員告訴你說這是:「面板壞了!」其實也不必太過悲觀,因為嚴格來說,這只是維修界常見的面板附屬電路故障。而且這個年代的奇美、友達面板,使用5~8年後都會發生這樣的毛病,算是很常見的通例。

打開背蓋後,可以看到整機的架構。

IMG_4382.jpg

幾乎所有的主要元件,主板、電源都包在中央的鐵盒裡。這年代的機器,用料都很扎實。

高壓板,用以驅動燈箱內的 CCFL 背光燈管。

IMG_4383.jpg

這次故障的主角,則是「藏」在比較深層的「邏輯板」,所以還得要一層一層地打開。

首先,移開上層的機架,在這裡必須要特別小心的是,除了卸下固定螺絲之外,也必需先將屏線和高壓板電源線解開,免得一不小心就扯斷了。

IMG_4384.jpg

移開機架,下方有個小鐵盒。

IMG_4385.jpg

移開鐵盒,就可以看到邏輯板。

IMG_4386.jpg

這台機器所使用的面板是奇美的 V370H1-L0A

IMG_4387.jpg

取下邏輯板

IMG_4388.jpg

邏輯板中有個電路,專門定義屏幕光電轉換的曲線,這曲線稱之為伽瑪曲線(gamma curve),而定義 gamma 曲線的電路,自然就叫做 gamma 電路了。

一旦這電路故障、燒毀,所呈現出來的曲線就會變了樣,導致呈現在螢幕上的顏色就會錯亂。

在工作檯上以熱風槍取下燒毀的 IC

IMG_4389.jpg

在拆裝的過程當中,為了避免萬一,在 IC 周圍先貼上耐高溫膠帶,一來避免周遭零件受到高溫波及,二來也可以預防其他的小零件被吹跑了。

換上全新的 gamma IC,將全機重組回去,畫面又恢復原來鮮麗自然的色彩了。

IMG_4394.jpg

IMG_4391.jpg

IMG_4393.jpg

開機連續測試 24小時,確認全機工作正常之後,便可交由客戶帶回。

維修編號: T23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wasaki 的頭像
    Kawasaki

    工程師的生活點滴

    Kawasa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