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美 55" 液晶電視 TL-55A100。以及 Philips 飛利浦的 55PFH5250 ,兩者的內部電路大致相同,故障問題也差不多,只差在貼牌不同而已。
主訴症狀:開機後畫面一整個黑,只有聲音沒有影像。
如果以手電筒照射螢幕,隱約還可以看到淡淡的影像。
簡單來說,這大多是背光故障了。
電視機背面的銘板和型號:
打開電視後蓋,可以看到全機的架構。
電視主板,又稱驅動板
核心處理晶片與周邊電路:
電源板,負責提供全機所需的各種電力,
DC 供電輸出電路:
AC 電源輸入端:
恆流升壓電路,負責驅動燈箱中的 LED 背光元件。
邏輯板:
面板為大陸製的 K550WD7
從架構來看,燈箱中的 LED 分為 3 個迴路。只要有一個迴路不正常,整個背光就會進入保護狀態,全部熄掉。
從外部逐一測試,發現燈箱內的 LED 電壓與亮度變化不正常。
因此初步研判,應當是燈箱中的 LED 故障了。
好消息是,進一步確認並縮小故障的範圍所在;壞消息是,接下來就得要膽戰心驚地打開燈箱來做維修了。
小心翼翼地依序移開前框、面板、擴散片、導光板,便可以看到完整的燈箱內部。
本機背光規格:
- 直下式背光
- 全機 72 顆 LED,分為 12 支燈條,每支燈條有 6顆 LED。
- 燈條料號: K550WD7 Type-A & Type-B
利用測試器,可以逐條、逐顆地檢測出故障的 LED,不亮的、開路的、燒斷的,都可以檢測出來。
奇美這一系列的電視,在機構上有個頗為特別的地方,就是將「指示燈/紅外線」模組崁在底框上,而且又是以極為輕薄的軟排線連接,在拆卸的時候得格外小心。
由於年代已經久遠,為了保險起見,準備好全新的燈條進行更換。
新型燈條為鋁合金材質基板(下),相較於玻纖材質基板的原燈條(上),導熱效果更為優異,也更為耐用。
將燈條全部更換為新品之後,初步全部點亮測試,觀察背光是否正常。
背光修復之後,我們也會檢測 LED 的工作電流。
以一般直下式的背光而言, LED 電流在 0.2A~0.25A之間,是個相對安全的數值。太高的話,就會加劇 LED 的耗損。
在這裡我們所測得的電流為 0.3A,稍微偏高了一點,因此接下來要修改電路,將電流降低一點。
調降之後的電流約為 0.24A,已經落在我們所預期的範圍當中。
將面板與機體重新組裝回去,背光恢復了,影像也恢復正常了。
完修畫面:
完修後連續開機測試 24 小時,確認功能、影像正常。便可通知客人帶回了。
維修編號: BL38
note:
Rs=(33//13//13//13)*6 --> (33//13//13//x)*6